“不要玩手机了!!”
“你寒假作业做完了吗?!”
“你一上午做了些啥??”
“马上就要开学了!”
各位“神兽”的家长们是否觉得这些话特别耳熟~
娃的手机问题、作业问题
总是让家长们头疼不已
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
怎么管理孩子的手机?
家长是否需要给孩子批改作业?
教育部对此有什么新规定?
2月23日,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,2021年春季学期将强化学生作业管理和手机管理。
不过具体要怎么进行管理呢?
教育部为家长提了哪些建议?
快来一起看看吧!
01
不得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
在作业管理方面,教育部今年有哪些要求呢?
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,新学期将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。“各地各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,加强学科组、年级组作业统筹,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。”
吕玉刚提出,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,确保作业难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,不得超过课标要求;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,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习规律、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和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。
总的来说,在作业管理方面,就是要控制总量、提高质量。
在家长关注的作业批改方面,吕玉刚强调,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,及时做好反馈,注重加强面批讲解,认真分析学情,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答疑辅导。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,不得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。
看来,“家长减负”已提上日程。
02
确保中小学手机管理见效
手机管理工作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在发布会上,吕玉刚提到,新学期将确保中小学手机管理落实见效。吕玉刚称,新学期开学后,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按照“有限带入校园、禁止带入课堂”的要求,细化管理措施。
这份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强调了哪些内容呢?学姐这就给大家划一波重点!
要
点
《通知》要求,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。确有需求的,须经家长同意、书面提出申请,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,禁止带入课堂。
《通知》强调,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,制定具体办法,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、方式、责任人,提供必要保管装置。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、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,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。
会上,吕玉刚也指出,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日常监督,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。“希望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,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。”
同时,吕玉刚也为家长提了一些建议。
1.要跟孩子协商确定手机使用的时间。
2.要积极地寻找替代品,开展亲子活动。家里要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,比如通过阅读、锻炼,把孩子一些时间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。
3.家长要以身作则,不沉迷网络。
各位家长怎么看待作业管理及手机管理呢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